找对象,来速配!m.supei.com [注册]

从21岁追踪到72岁...“女性经历的一生” (转)

 人气:2273  回贴子

0.   小鱼   女/60

从21岁追踪到72岁...“女性经历的一生” (转)

从21岁追踪到72岁,这个研究告诉你“女性经历的一生”

(来自土豆..转载)



1958年,在美国加州的女子私立大学米尔斯学院(Mills college),142个女学生参与了一项关于“女性创造潜力”的研究,那一年, 她们21岁。

这项“ 米尔斯研究”,后来发展为一项 持续追踪女性五十年生活史的漫长研究。

这群“米尔斯女性”在 27岁、42岁、52岁、61岁和72岁时,一次次坐在研究者面前,谈论她们的人生,价值观,亲密关系,性生活,健康,财务状况,选择,事业和家庭的平衡……她们分享自己人生的一切,以及她们对自己经历的理解。

有的米尔斯女性过去在参与这项研究时觉得毫无兴趣,

但如今回看觉得很有意义 | 参考资料[1]

至于研究者的追问,也从狭义的“创造力”而逐渐指向更宽广更本质的问题——

你的人生关切什么?你要去向何方?目前进展如何?

1.   小鱼   女/60

回复:从21岁追踪到72岁...“女性经历的一生” (转)

大学毕业20年,

谁取得了事业成功?

最初给米尔斯女性的“创造潜力”打分的,是她们的大学老师。经过老师评估,这142位大学女生里 有31人被认为极具才华潜力。

大学毕业22年后,这些女性42岁时, 有13个人取得了事业上的成功,她们从事的领域包括视觉艺术、音乐、舞蹈、戏剧、写作、历史、政 府部门、规划、生物、数学和心理学等等,被评为“超出平均成功的创意型职业者”。

和相对没那么成功的18人相比,这13个事业成功者在21岁时就显示出了如下特征——

·更有创造力

·更关注哲学问题

·更能言善道,有更丰富的表情和手势表达能力

·更有抱负,更想去读研究生,也更想从事能发挥才能的创意型工作


最出乎意料的一个发现是—— 和父母的关系,影响了米尔斯女性的事业成就。

一般来说,多子女家庭里,会有某个孩子特别受重视和偏爱。这个“特殊的孩子”往往是男孩。

但那13个事业成功的米尔斯女性却是例外, 她们往往是家里的长女,她们的兄弟觉得她们才更受父母重视,她们的父母也觉得自己不那么在意孩子的性别。这些有才华的米尔斯女性,很可能从小就拥有自信,被父母看重并仔细教养。

另外,这13个事业成功的米尔斯女性还有一个共同特点: 不认同母亲的软弱,认同父亲的成就。

她们感激母亲的关爱和鼓励,但不欣赏母亲的软弱和依赖。她们对父亲的感情复杂各异,但都向往着父亲所在的世界——

“我很感激母亲对我的信任和不打扰,但对她的无助有些蔑视。我为我父亲在社区中取得的成就感到骄傲,并且钦佩他的坚强和能力。”

“我的母亲是个简单的人,她从未让我觉得自己很特别。但我的父亲(尽管他收入很少,而且酗酒)则暗示我,外面存在着一个受人尊崇的世界,而我有可能进入那个世界。”

2.   小鱼   女/60

从21岁追踪到72岁...“女性经历的一生” (转)

而那些事业没那么成功的米尔斯女性, 往往有着能干专横的母亲和温和消极的父亲。她们佩服母亲的能力,但母亲对她们的控制令她们愤怒反感。父亲则总是从母女间的冲突里退出,不干涉也不制止——

“我尊重我母亲的智慧、能力和领导力。我害怕她的批评,以及对我生活的控制。父亲很爱开玩笑,也爱着我。但我气他不能坚持自己的观点,总是附和我母亲,即使我母亲错了,他也不会为他自己或为我辩护。”

“我母亲支持我在音乐、写作和戏剧方面的努力,她是一个好老师。但她试图压制我的感受和天性,不让我深入地探索自我或外界。我父亲跟我没有冲突。他总是悲伤而退缩,导致我也跟他一样。”

研究者认为, 更成功的米尔斯女性,自我发展没有受到太多的阻碍,她们得到了母亲的悉心培养,但选择了认同更有地位和自信的父亲,于是她们走上了更类似男性的自我发展、自我成就的道路。

相对不那么成功的米尔斯女性,问题可能出在 母亲的过度控制,限制了她们的自我发展。母亲看不到或者不认同她们的“真我”, 父亲又过于软弱,两者都让女儿略有怨恨,不能全心全意地认同。这种分裂和矛盾,使得她们无法全心致力于自己的理想,以至于事业发展长期受阻。

3.   小鱼   女/60

从21岁追踪到72岁...“女性经历的一生” (转)

还有一些因素能预测“ 哪些女性会坚持在职场拼搏”。

和没有坚持职业道路的女性相比,从大学毕业到42岁都在职场向上攀登的女性,在大四时就展现出了如下特质——

·更自信,更自我接纳

·社交能力更强

·支配力、同理心和独立性都强

·更倾向于 因独立和智力获得成就

尤其是最后一条“倾向于因独立和智力获得成就”,这个特质和“职业”相关,却不与“家庭”相关。研究者认为, “家庭”对这些女性来说,可能“在智力上太过平淡无聊”了。有些家庭女性的痛苦也正是来源于这种“无聊”。

这些发现还表明,在性别歧视职场里,女性要坚持“向前一步”,需要超出平常的自信、抱负、主动性、和对智力挑战的内在追求。 成功的职业女性 不是因为“嫁不出去”才投身事业,是内在燃烧的热望驱使她们不断向前。

当年那些立志要和男性一样在事业上有所作为的米尔斯女性,遇到的困难比今日更多,能获得的高层职位比今日更少。

比如说,一个研究数学的米尔斯女性表示,女数学家基本上得到的都是兼职或者临时职位,即使做的研究很出色,也很难得到终身教职。另外,数学家们的讨论交流非常重要,但在那个年代,女数学家很难加入一群男人的讨论,另外,她们教完课还得回家照顾孩子,这就让她们实际上无法参与下班后的社交。一个女数学家告诉米尔斯研究者,她最好的研究灵感,都是在她孩子小睡的时候想出来的。

4.   小鱼   女/60

从21岁追踪到72岁...“女性经历的一生” (转)

遵循“社会时钟”结婚生子,

会幸福吗?

米尔斯研究也关注了女性永恒的难题——结婚生子会带来幸福吗?如何平衡家庭和事业?

老话说,要在“合适的时候”,做“合适的事情”。这些来自社会的价值观和期望,被称为“ 社会时钟项目(social clock project)”。传统观念里,成年后,女性就有了“结婚生子”的社会时钟项目,男性则有了“立业成家”的社会时钟项目。

米尔斯女性大学毕业的年代在六十多年前,当时社会依然把女性往“贤妻良母”的方向培养,认为女性无法兼顾工作和育儿,只能二者择一。 142个米尔斯女性毕业后,几乎都是要么选家庭,要么选事业,只有5个人选择“我全都要”。

作为大四学生,所有米尔斯女性都认为自己将来会结婚,几乎所有人都认为自己将来会有小孩——50%的人认为自己至少会有4个孩子。她们几乎都觉得自己只会工作到婚前或者有小孩之前,也许等小孩长大后再工作几年。

米尔斯女性后来的人生,并不如她们大四时的预料。她们平均只有1.7个孩子,远少于她们自己的预估,只有5%的人真的要了4个孩子。 虽然在毕业后,很多米尔斯女性直接进入了婚姻,只有少数人选择了先就业。 但很多年后她们会发现,工作使她们获益良多。

27岁时,71%的米尔斯女性已经结婚且有了孩子,按照当时的标准,这71%按时完成了“社会时钟项目”。

5.   小鱼   女/60

从21岁追踪到72岁...“女性经历的一生” (转)

研究者发现,27岁时已婚的米尔斯女性对婚姻的看法,可以分为四类:

·锚定人生型(Anchored):“相比单纯的浪漫, 婚姻深刻且真实地增加了我的幸福感,并为我的日常活动提供了更好的基础。最棒的是,我们真正相互尊重,这种尊重贯穿于我们共同和各自生活的所有方面。”

·定义自我型(Defined):“ 婚姻妙极了。它完全适合我。我已经明确决定,女人应该呆在家里,为我的丈夫和孩子创造一个舒适、安全、激发智力的地方。”

·限制自我型(Restricted):“ 婚姻在许多方面限制了我。如果我在结婚之前知道这些,我会再考虑考虑的。那时我还没有意识到我可以从事音乐事业。我不得不拒绝了很多角色,因为我的丈夫几乎总是说‘不’。”

·困惑迷惘型(Confused):“ 我经常质疑自己够不够‘女人’,能不能跟上丈夫的步伐……我觉得自己没有以前那么自信了。”

认为婚姻是人生之锚的女性,最可能有事业目标,而且最可能找到一个稳固的自我。

认为婚姻定义了自我的女性通常有孩子,她们对传统的婚姻和家庭生活非常投入,乐在其中。

觉得婚姻限制自我的女性视婚姻为障碍,发现自己性格不是贤妻良母,但没有找到改变现状的办法。

困惑迷惘型的女性则消极地看待自己,缺少对自己能力的自信。

相比之下,限制自我型和困惑迷惘型女性的婚姻关系更差,而且她们抗挫折的韧性也下降了。

事实上,也有米尔斯女性是因为缺乏对亲密关系的信心,觉得自己难以胜任妻子和母亲的角色,才一直在工作。但这些米尔斯女性虽然一直在工作,却往往选择了没有上升空间的低薪工作。

在米尔斯研究里, 还有16个女性在28岁前既没有开展家庭项目,也没有开始职业项目。在大学时,这16个人显示出一些“内在力量较弱”的迹象——幸福感、自我接纳、独立性都较低,自我形象比较消极,与自己和其他人都有冲突,难以做出承诺,又渴望得到其他人的支持和认可(有时还依赖他人),不能或不愿意约束自我去完成日常任务…… 这些女性拖延到40岁左右,结婚生子的压力减小之后,反而适应得更好。有两个人虽然很迟才开始在职场上打拼,但进入了有上升空间的职业轨道。

研究显示,开启和维持“社会时钟项目”,都需要内在的“性格资源”。 而女性一旦进入“社会时钟项目”,她的性格也会被这些项目改变。

比如说,从21岁到42岁, 是否开启“家庭项目”,过得是否“传统”,会影响一个女性在42岁时的性格。

米尔斯研究把42岁的女性按照“传统程度”(traditionality)分为五类:

最传统的是那些结婚生子、每周花在有偿工作上的时间不到8小时的全职妈妈;

第二是结婚生子、工作时间较长的工作妈妈;

第三是离婚的单亲妈妈;

第四是已婚无孩的女性;

最后是从未结婚生子的女性。

结婚生子的女性,责任心、容忍度和自我控制都增强了,自信、自尊、自我接纳和社交能力则下降了。

有没有工作,影响非常大。不太工作的全职妈妈,抑制冲动的能力远高于其他四类女性,这种强大的自我控制力可用于深埋自己的负面情绪。

6.   小鱼   女/60

从21岁追踪到72岁...“女性经历的一生” (转)

另外, 全职妈妈们的幸福感从21岁到42岁是下降的,可能源于她们与社会隔离,并需要在经济上依赖他人。

42岁时,工作的米尔斯女性独立性、自信和支配力都提升了,而全职妈妈在这些方面没有变化。

好消息是,曾经是全职妈妈,但在42岁之前已经重返职场的女性适应得很好,她们管理着大家庭,工作时长不长,但职业上有所成就,她们从自己的多重角色和丰富经历里获益。

米尔斯女性里, 20%在35岁之前离了婚,超过三分之一在43岁前离婚,而且通常是她们家族中第一个离婚的。离婚有时候是因为妻子终于忍无可忍,有时候是因为丈夫离家出走或与其他人私奔;还有三个在婚姻里挣扎的女性,爱上了另一个女性。

但离婚未必是一件坏事。

一种典型的离婚故事是这样的——在社会压力下仓促结婚生子,出现问题后,先尝试“更努力地做个好妻子/好妈妈”的解决方法,优先处理丈夫的事情,同时觉得丈夫对家里的事情不够尊重也不够上心……终于,忍无可忍之后,她离开了。

一个米尔斯女性说:

“我大学毕业一周后就结了婚。丈夫是军人。我继续工作,尽管周围的其他妻子不工作。在这段时间里,双方已经开始有矛盾,但当时我觉得离婚是非常难以想象的事情……我觉得是时候要个孩子,于是就要了。我读完了研究生院,在此期间生了第二个孩子,然后又找到了工作。

我意识到我和丈夫在感情上并不相容,但我找不出其他出路。我的丈夫在某种程度上仍然是我的偶像,他和婚姻依然是我的身份来源。他花在工作上的时间越来越多,觉得自己不该要孩子。我一直希望他更多地参与家庭,和我们交流。他觉得我要求太多。最后,我带上6岁和2岁的孩子搬了出去。”

后来,这位米尔斯女性回顾这段经历,发现 她在离婚后不再那么在意社会压力,而优先致力于发展一个独立的自我——

“我已经走上了一条完全不同的道路。如果我没有离婚,我是不可能走上这条路的。我不会有自己的事业或独立的自我意识。我仍然想要结婚——有很长一段时间,我认为我所需要的只是一个更好的伴侣。现在我对婚姻有了不同的看法。我从婚姻里索取得更少,对婚姻的需求也更少。”

还有一位米尔斯女性在40岁时离婚,和另一位女性生活在了一起,52岁的她写道:

“我一生里冒的最大的险,是爱上一个女人并在40岁时结束了我的婚姻。这违背了社会和家庭的道德观念,也意味着失去家人和朋友。但到目前为止,一切顺利…… 女人与女人之间的关系非常令人满意。在大多数情况下,我们自然地交流,并且有很多的爱和支持。

我学到了什么? 我仓促地把结婚生子作为我生命中唯一的选择。我在育儿中的问题反映了我自己的挫败感,因为我没有解决真正的问题: 我是谁?我去接受了心理治疗,为了从1950年代的牢笼里挣脱,为了帮助我的婚姻,帮助我的离婚,并偶尔解决问题。心理治疗是我为自己做过的最好的事……起初,我甚至没有考虑过离婚——婚姻就该是永恒的。但一点一点地,离婚变得越来越可以想象,直到最后我知道,离婚是不可避免的。”

她与前夫依然保持着良好的关系。

7.   小鱼   女/60

从21岁追踪到72岁...“女性经历的一生” (转)

如何养出能适应社会的孩子?

米尔斯女性们61岁时,她们的孩子已经成年。研究者收集到了64位女性的135个孩子(孩子年龄在25岁~37岁)的数据,根据这些孩子的学历、职业成就、社会情感成熟度,来给“育儿成果”打分。

比如说,孩子如果只读到高中,学历得1分;读到本科,学历得3分;读到博士,学历得5分。

孩子如果失业,职业得1分;入门级工作,2分;中层管理或普通的专业人士,3分;金领高管或优秀的专业人士,4分。

米尔斯研究发现, 母亲的个性,与 孩子成年后能否适应社会密切相关 。

最好的母亲是这样的——自信、开朗、举重若轻、情绪平稳、信任他人、不焦虑不沮丧,她们是温暖坚强的保护者,也是细腻敏锐的感受者,能注意到各种细节暗示,也能一下抓住事情的重点。她们往往幽默又可靠,孩子们会向她们征询建议。

这些母亲具有同理心,能从孩子的角度设身处地,又有健康成熟的人格特征,因此能以身作则地教给孩子社会规范。

除了母亲的人格特质外, 家庭氛围也很重要。父母给孩子提供的家庭环境,应该是 有凝聚力的、亲密互动的、很少冲突的。这样的环境最能养出适应社会的孩子。

相比之下,其他因素的影响都不大。比如 离婚不影响孩子的适应力。 母亲在27岁后出外工作有微小的正面影响。

8.   小鱼   女/60

从21岁追踪到72岁...“女性经历的一生” (转)

42岁,7个女性找到了真正的自我

人到中年,性格即命运。

米尔斯研究发现了许多女性的性格与人生之间的关联,比如从 五大 人 格来看,尽 责 性高的女性是贤妻良母,而且很少离婚;外向度高的女生很关注女性 主义运 动;开 放 性高的女性更可能去读研究生;外向度和开 放 性高的女性都很早就开始职业生涯而且喜欢为自己工作,不过外向型女生更喜欢社 交类、企业商业类的工作,开放性高的女性更喜欢与艺术和研究有关的工作。

从每个人叙述自己生活的方式,可以看出这个人的“ 自我发展程度”。

根据心理学家简·卢文格(Jane Loevinger)的自我发展(ego development)理论,一个人的“自我”其实是一个参照系,包括了性格、认知方式、生活方式、应对问题的方法、道德判断、人际关系、冲
动控制等等。每个人都用这一整套系统来理解自己的人生,给自己的人生故事赋予意义。

9.   小鱼   女/60

从21岁追踪到72岁...“女性经历的一生” (转)

自我发展得好,就有洞察力,能独 立也能依 赖,能追求实现自我也能承认内 部冲 突,对自己的人 生深 怀兴味,而且能很好地表达自己。

卢文格将自我发展分为 十个阶段,从最幼稚的第一阶“前社 会阶段”,到最成 熟的第十阶。一个简单的测试就可以看出一个人大致的自我发展阶段,那就是完成如下句子——

养育一个家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说“养育家庭是一种拖 累”的人,大致位于 第三阶“冲动阶段”。

说“养育家庭是一段美好经历”的人,大致处于 第六阶“自我觉察阶段”。

说“养育家庭并不容易,但那也是人生的最大满足和与人亲 密的重要机会”的人,大致处于 第九阶“自 主阶段”。

在42岁时的自我发展方面, 7个米尔斯女性脱颖而出,达到了第九阶“自 主阶段”。她们的共同点,是 历经沧桑。

7个人的童年充满了比其他人更多的波折,所有人都经历过孤独和边缘化,有3个人的家庭陷入了严重的破 裂或贫 穷,有好几个人都生过重病,有2个女孩在青春期长得较高(一个180cm,一个188cm)。

7个人都有过某种探 索经历,有人旅行,有人读研(在那个年代,女性读研依然稀少),有人先去务农,开着拖拉机收割小麦,然后又去读研;有人研究生毕业后的第一份工作就遇到了严重的性别歧 视和机会限制;有人怀 孕了,而对方还没准备好结婚;有人从家庭主妇变为职业妇女;有人接受了自己女 同 性 恋取向。

10.   小鱼   女/60

从21岁追踪到72岁...“女性经历的一生” (转)

7个人里,4个是职业妇女,3个是家庭主妇。

所有职业女性都找到了某个鼓励她们追寻自我成 就的“导 师”,有2人进入的是此前女性很少涉 足的行 业。

所有家庭主妇都决心发展一段重要的关系——与内在自我的关系。她们在发现自我的过程里,变得更加独 立自由,不依赖伴侣,能接受孩子长大离开。

7个人里,4人接受了长期的心理治疗,有人酗酒又戒酒,有人严重抑郁至少发作过4次。3人在40岁之前从未结婚也没有子女。4个结过婚的人里有3人至少离过一次婚。

和其他米尔斯女性相比,这7位女性能清晰地认识到自己生活里不满意的地方,能想象出别的替代的道路,并有勇气、智慧和能力来推动改变。 她们深刻地观察并理解自己的人生,并能清晰地说明自己身上发生了哪些变化。

11.   小鱼   女/60

从21岁追踪到72岁...“女性经历的一生” (转)

一个跨国公司的律师写道:

“我现在的母女关系更好了。多年来我一直试图通过伤害自己来伤害母亲,这很愚蠢,不是吗?她一直内疚于她给我造成的问题。但现在我意识到,我自己是真正的痛苦来源——我的大部分问题是我自己造成的。”

一位家庭主妇与丈夫离婚后写道:

“以自己的视野望去,我命令自己,我将终身脚踏实地,无须妥协,无须分裂自我。生活变得极其简单,宽广,而充实。”

一位职业妇女在身边两个亲人逝世并遇到重大职业挫折后写:

“我重新审视生活。我现在四十多岁,没有稳定的事业。我要去向何方?我多年的奉献给我带来了什么?谁真正关心我?我开始寻找,拓宽视野,联系老朋友,结交新朋友。我追寻着新灵感、新工作、新旅行,获得了我的婚姻和深深的满足感……我经历过痛苦,成熟了,更加面对现实,过好新的每一天。我更明白自己的局限性,也更能容忍别人。我期待着生活给予我的惊喜。”

12.   小鱼   女/60

从21岁追踪到72岁...“女性经历的一生” (转)

每次回访,米尔斯女性都需要回答很多问题,回顾思考自己过去的生活 | 参考资料[1]

她们不再恐惧未知,她们不但能“容忍”不确定,甚至 享受那种拥有无限选择的感觉。

一个舞蹈家写道:

“现在,我感觉‘悬浮在中间’,也许有人想努力过得舒服,但我喜欢复杂。那是我的天性。“

一个在外交部门担任要职的女性写:

“30岁出头时,你的工作和爱情中仍然存在许多令人痛苦的不确定因素,到了40多岁,你则迈入了‘建设完成期’……小伤、大疤,你知道自己是谁,你可以放下对未知的恐惧,期待着未来的自我构建。”

一个有五个孩子的离婚女性去读了个哲学的研究生,她写:

“我这个年纪的其他人都已经选定了某条路,而我在尝试新的生活方式和人际关系。我能更好地理解其他可选择的方案,也能更轻松地面对其中的风险。这一切都有利于我的成长和快乐。”

她们体现出, 女性不但可以终身成长,而且往往是在苦痛或边缘化的生活里成长。当外界和事件动摇了我们的人生观,我们才会产生调整自我的动力,进而成长为更复杂、更成熟、更深刻、更能应对世事变迁的人。当时的社会阻挠女性的自主思考和自主行动,但总会有些女性在痛苦中破茧成蝶,走上属于自己的道路。

13.   小鱼   女/60

从21岁追踪到72岁...“女性经历的一生” (转)

52岁,中性而独立的中年

52岁,一个被认为是“知天命”的年纪。

在这一年,研究人员问了米尔斯女性一个问题—— “大学毕业后,你什么时候过得最艰难?”

每个人艰难的时候都不同,但总体来说,艰难主要集中在两段: 第一段在21~26岁之间,第二段在“觉醒期”前后。

21~26岁,没有顺利结婚生子的米尔斯女性生活在恐惧之中,感觉自己不快乐、不受欢迎、没有容身之处、无助无力。她们还未曾找到自我。此刻她们还不知道,即使成为“好妻子、好妈妈”,也只能带给她们短暂的心安。

35岁左右,米尔斯女性会经历一个“觉醒期”。在此之前,她们会为了丈夫和子女的利益而压抑自己的需求。她们被忽视,被伤害,被阻挠,甚至被抛弃。她们一次次反省自己哪里做错,哪里做得不够好。她们遭遇人际问题、经济问题、健康问题、落入极低谷底…… 在某一刻,她们开始意识到,有些从前认为是“理所当然”的模式,并不那么理所当然。照顾自己和照顾别人一样重要。她们重新评估自己的人生,重新思考自己应当承担哪些责任。 她们读新学位,找新工作,谈新恋爱。她们开始寻找独立的身份,渴望实现自己的潜力。

未曾长夜痛哭者,不足以语人生。

在52岁,米尔斯女性还发生了一个有意思的变化—— 变得更加“中性化”了。

14.   小鱼   女/60

回复:从21岁追踪到72岁...“女性经历的一生” (转)

(27岁开始,女性的支配力上升,女性气质下降)

米尔斯研究不但追踪了这群女性,还顺便追踪了她身边的伴侣、孩子等等。在52岁这个年纪,米尔斯女性和丈夫都变得比年轻时更加自律,认知更成熟,在社会里更游刃有余。

不同的是, 米尔斯女性们的自信和个人能力都显著提升了,求助心态则显著下降,而米尔斯女性的丈夫在这些方面则没有显著变化。

27岁时,米尔斯女性比丈夫们更亲和、更擅长建设人际关系,丈夫们则比她们更擅长制定计划、完成目标。52岁时,二者在这些方面已经没有显著区别。

米尔斯女性的这些中年变化,有很大一部分是受社会和文化变迁的影响。因为 她们的母亲们在50岁左右并没有发生类似的变化,而是依然保持着传统女性的样子——自信和个人能力低于丈夫,求助心态高于丈夫,更需要情感上的支持。

米尔斯女性们摆脱传统的塑造,走上了另一条路。

52岁时,米尔斯女性终于相信自己——我自己就可以做到许多事,不必求助依赖其他人。

15.   小鱼   女/60

回复:从21岁追踪到72岁...“女性经历的一生” (转)

晚年,

减负与传承

从61岁开始,米尔斯女性步入了老年期。

有一部分米尔斯女性在老年时更容易遇到 经济困难。 有一个特质叫“开放性 ”(openness),“开放性”高的人,兴趣广泛,有好奇心,审美和艺术感都极佳,她们也是中年时职业创造力最好的一群。然而,米尔斯研究发现, 开放性高的女性,不太喜欢传统的、循规蹈矩的、与金钱经济有关的事物,而且她们会选择有类似倾向的伴侣。她们的伴侣在中年时期工作的时间较少,甚至根本不赚钱,结果是,她们晚年时更容易缺钱。

另外,开放性高的女性也更喜欢改变,她们更可能搬家、换工作,而到了中年以后,年龄歧视就可能让她们更难找工作,从而也影响她们晚年的经济。

对于不需要在晚年继续谋生的米尔斯女性来说,老年是一个“减负”的阶段。

从青年到中年,她们往自己肩上一点点加的责任,到了老年,她们又一点点卸掉了。

这个阶段的米尔斯女性,不再那么按计划行事,也不再那么关注成就, 她们更需要自主权,更自由地按照自己的方式生活。她们精力衰退。她们送走了父母,看着孩子蓬勃发展,从中更理解衰老和死亡。她们的生活满意度和亲密关系满意度没有变化。

一个米尔斯女性说:

“我不再勉强自己去那些我曾经觉得需要参加的会议、体育比赛和社交活动。我可以更自由地选择如何度过我的时间ーー安静、快乐且富有成效。”

在61岁时,19%的米尔斯女性已经退休,40%的女性还在工作但内心并不喜欢,还有40%则希望工作得越久越好!自己感觉精力充沛的女性,以及伴侣也还在工作的女性更倾向于继续工作。不过,最重要的影响因素是,为别人打工还是为自己工作。 为自己工作的人常常愿意工作到生命的最后一刻。

对于退休的看法,也悄然发生了改变。61岁时,超过80%的米尔斯女性认为退休是“享受生活”“做你之前没做过的事”“做你想做的事”。然而, 到72岁时,超过50%的米尔斯女性认为退休是“发展自己内心生活”“与家人和朋友共度”“帮助他人之时”。

年轻时,别人很重要。中年时,自己很重要。老年时,别人再一次变得重要。

事实上,成功的老年需要完成 “ 传承”的任务。变老之后, 我们更愿意培育下一代,更关注自己能为后人留下哪些精神遗产。我们接受自己的人生的一切,也接受死亡将是不可避免的自然结局。

米尔斯女性们这样描述自己的70岁——

“我不喜欢关节疼痛、身体虚弱、精神迟钝。但我很高兴的是,很多打过的仗,我再也不需要打了。”

“70岁挺好的。我的大多数朋友比我还老。我们计划继续和朋友家人一起旅行。我计划继续散步,每天5千米,一周5次,还有做瑜伽。我会一直做园艺和社区服务。还有,我希望我的癌症不再复发了。”

“我很高兴自己还活着。我感到很幸运,因为我还有精力,有好奇心。现在是时候后退一步了,偶尔贡献一下自己的智慧。”

“ 我的生活越来越好”,是很多米尔斯女性在晚年的总结。

也有米尔斯女性在60岁之后依然打破藩篱,做到了全新的事情——她们去了南美洲、欧洲、非洲、亚洲、大洋洲、南极洲。

一个米尔斯女性终于遇到了她的真命天子。

另一个米尔斯女性则得到了一个独家机会,去做一个她渴望已久的艺术史项目。

有一位米尔斯女性曾经是高中数学老师,她六十多岁时,和丈夫一起退休,计划一起去旅行,安度晚年。

然而现实给了她一记重击,退休4个月后,丈夫被诊断出癌症,又过了2个月,他就病逝了。

她悲痛欲绝,尝试了短暂的心理疗法,加入了一个悲伤疗愈小组,练习冥想,修剪花园,她继续给学生辅导数学,每周工作15个小时。

有一天她想起了她多年来一直深埋心底的一个白日梦——去非洲教那里的女孩数学。

她去了一趟肯尼亚,花了两周四处走走,看看自己可能做什么。她发现两件事:一,那里的女孩能上的学校很少;二,她去那里工作,反而会让当地的一个教师失业。

然后她忽然明白了,她真正应该做的事情是, 回到家乡筹集资金,去非洲建一所女子学校。

她回到美国,筹到了超过4万美元,第二年,一座女子学校破土动工,有8个教室,2个科学实验室,一个计算机实验室,一个食堂,一个谷仓,和可容纳320个女孩的宿舍。

这只是个开始,她后来继续筹款,继续建学校,她筹到了25万美元,并计划再筹集20万美元。

对于这段神奇的人生经历,这个米尔斯女性总结说:“我不是一个魔术师,但有时这一切看起来像魔术。我在这次冒险之旅中学到的是,首先, 年龄并不重要。我第一次去肯尼亚的时候68岁,现在我77岁了。这个项目给了我全新的生活,比我想象的要多得多。第二, 一个人可以做到很多事……但不要独自做!第三, 如果你感到有什么东西在呼唤你的心,听好了,不要像我一样等到68岁。当你第一次踏上这条道路时,请做好准备,这条道路可能比你想象的要漫长得多,但回报也无穷无尽。”

16.   小鱼   女/60

从21岁追踪到72岁...“女性经历的一生” (转)

尾声,条条大路通幸福

米尔斯研究开展于一个暗潮涌动、观念转折的年代。

一方面, 学界还不太关注女性。既没有性别研究,也没有女性心理学,就连女性研究者都很少。主持米尔斯研究的女研究者雷文娜·赫尔森(Ravenna M. Helson)进入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人格评估研究所(Institute of Personality Assessment and Research,IPAR)时,完全是“万绿丛中一点红”。

另一方面, 冷战已经十年,而且愈演愈烈。美国认为,有必要开发“占人口一半的智力资源”——也就是女性。在这样的背景下,关于女性心理学的研究、对女性事业发展的研究,获得了重视和资金支持。

“米尔斯女性”们无疑是幸运的一群。她们生于1936年至1938年间,出生时,大萧条的阴影已经逐渐淡去。她们生长在美国经济高速增长的时代,许多家庭富裕起来,因此有钱将女儿送入私立大学。她们的父亲要么是企业家,要么是金领的专业人士,母亲几乎全是家庭主妇。另外,她们几乎全是白人,最初参与米尔斯研究的142个女性,只有5个是有色人种。

在优裕环境里成长,拥有丰富资源和特权,是最可能实现自身潜力的女性……正是因此,米尔斯女性被选中成为“女性创造力”的研究对象。

1958年,米尔斯女性大学即将毕业。波伏娃的《第二性》已经出版了9年,第二次 女权主义浪潮即将开始,未来还会有第三次,第四次。在她们漫长的一生里,她们经历了一波波女权主义带来的思想和生活冲击。

女人的一生到底是怎样度过的? 在米尔斯研究之前,从未有人对一大群女性做数十年追踪,再进行严格的定量分析和质性研究。米尔斯研究里的成果,变成了超过100篇论文。

米尔斯女性们回复率很高,21岁、42岁、52岁、61岁这四次访谈的平均参与率是85%。到了72岁的这一轮访谈,已经有14位女士去世,仍然在世的女性里80%提供了自己的数据。

倾我平生事,足以慰寂寥。

80%的米尔斯女性认为自己从这项研究中受益,一位米尔斯女性写,“这项研究让我在回顾过往和展望未来时感受良多”。另一位写,“我感觉在某种程度上,你已经‘说服我’度过了一些困难时期”。

还有一位米尔斯女士写,“你(研究者)比世上任何人都更了解我。”

17.   小鱼   女/60

回复:从21岁追踪到72岁...“女性经历的一生” (转)

米尔斯研究最重要的发现之一,是发现了“ 健康的人生多样性” 。

无论是职业女性还是家庭主妇,都有非常幸福的案例。以家庭主妇为例,至少有5个女性始终认为自己婚姻幸福,与孩子没有大问题,孙子孙女也很好,而且很喜欢自己参与的志愿者工作和社 区活动。

有人离婚后过得很好。也有人外遇后回归家庭,重新爱上了丈夫,继续携手共度人生。

以社会时钟为例,米尔斯研究发现, 并没有“一定要先完成某个任务”的限 制,无论是先结婚生子再追求事业,还是先追求事业再结婚生子,都可以有很好的人生。

对有的人来说,最好的结婚年纪是40岁而不是25岁。有一个米尔斯女性童年过得十分痛苦,深爱的父亲早逝,然后有一个专 横 残 忍的继父。她年轻时非常迷 人也很受欢迎,但她不想结婚。她二十多岁时一直在酗 酒、叛 逆和自我厌 恶。直到三十多岁,她才戒了酒,并找到了一个极好的职 业导 师,事业蓬勃发展。她四十岁时,遇到了一个很有吸引力的离婚男士。她与对方结了婚,跳槽到了更好的工作,过得很幸福。

对有的人来说,40岁开始的职业生 涯也很好。一个米尔斯女性是个画家,嫁给了另一个艺术家。39岁时,她生了第二个孩子,从医院回到家,发现丈夫和保姆私 奔了。她将愤 怒化为动力,继续在艺术领域工作,她后来做的工作很有趣也很成功,令她生活充实,并帮她养活自己与两个孩子。

42岁时,77%的米尔斯女性发现,自己没有遵 循传 统的社会时钟——有人没有结婚,有人没有要孩子,有人很晚才结婚生子,有人离婚了,有人过了许多年又回到学校上学……

在米尔斯女性的年代,所有女性被期 待着做一模一样的事情,结婚,生子,过上“正 常正 确 ”的生活。但 米尔斯研究显示,超过四分之三的女性,过着“非 主 流”人生。既然大部分女性都不在 主 流模板里, 也许需要改变的,是那种 “人生只有一条正确道路”的幻 想。

女性的一生,可以静水流深,也可以波澜壮阔。

世上有多 少种 人,就有多少种人生。

(全文完)

18.   jennifer   女/54

回复 17 [小鱼]

你这个高度已经在云里 还让人找老婆吗?^_^^_^

尊重个体 尊重差异 婚不婚不代表幸福和不幸福…

19.   小鱼   女/60

回复 18 [jennifer]

^-^

跨度这么长的研究 我不知道是应该相信还是不应该相信 又到底相信的是什么。。。

20.   jennifer   女/54

回复 19 [小鱼]

这么长 我都是粗粗一看 哪还能仔细琢磨 ^_^ 百家争鸣哈
下一页>> 共24条 共2页

海外华人

速配论坛

我的速配网

新会员注册

返回首页


找对象,来速配!    m.supei.com
青春不常在,抓紧谈恋爱
扫描二维码关注速配网,缘份马上来
微信公众号:速配网

版权所有© 2005-2024 速配网 supei.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