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各种事情只有了解历史才能更好地把握现在,对于让人感到困难重重又剪不断理还乱的婚姻问题更是如此。所以,了解婚姻历史还是很有必要的。从网上搜索的史料来看婚姻制起源于几千年前,但起源的原因说法不一,这给了解真相造成了很大困难。只能凭借现有对人性的了解水平在众说不一的史料中探寻答案。为此,谁有异议请毫不留情地提出,因为正确的答案对我,对你对这里所有真诚征婚的人都会有益。
此课题值得探讨。
人类文明不过一万多年,最初的游猎生活方式男性狩猎寿命短而出现了母系社会,人皆知其母而不知其父。
随着农耕文明兴起,定居成为重要生活方式。七千年前河姆渡文化已出现了稻米种植和父系社会,后来逐步演化为规模庞大的氏族社会,如黄帝时代的西绒,蜀山,鬼方,涂山等。
周朝最早规范了男权为中心的婚姻制度。同姓不娶嫁,异辈不通婚,强化了家族关系,保证了氏族血脉纯洁,确定了社会等级制度。
谢谢您的解答。确实很多史料都说婚姻的产生是为了保证子女的血脉纯正也就是DNA和自己一样。但没有说为什么要如此,领养的子女一定不如亲生的吗。
本欲介绍一下领养与过继之差别,被禁止发表。
请网上查阅吧!呵呵^_^
婚姻的起源
古人在还没有制造工具能力的时代,获取温饱物品和抵御凶猛野兽,自然灾害,外部氏族侵害等危险的能力都很低,面对着饥寒交迫和随时都可能死亡的各种风险,只能用齐心协力人多力量大的方法群居在一起才能增加生存机会。
当古人有了制作简单工具的能力后,获取生存物品的能力有了很大提高,这时,那些因体力优势获取生存物品能力高的男人开始有了单过的想法,觉得凭自己的能力不仅能获得够用的生存物品并且还能有剩余从而使生存质量能有质的改善。但单过时经常遇到物品被偷被抢以及天气不好时干活力不从心等情况。因此又有了找可靠的人一起过的想法,按照当时的观念最可靠的人就是和自己有纯正血源关系的子女,但在当时男女关系复杂的群居情况下确认哪个孩子和自己有纯正的血源关系对男人来说是办不到的。而要解决这个问题只有让男人有专属于自己的女人才行。因此,维系固定男女关系的婚姻制就此产生了。
对于有的史料上说婚姻制是为了剩余物品的继承而产生的,似乎有些不符合常理。试想一下,一般人在获得了一笔对自己生死存亡至关重要的财物时是首先考虑保住防备生命危险还是找继承人。所以,婚姻制的产生是为了保护剩余生存物品的说法更符合情理。但不论是为了剩余物品继承还是保护,或是养老等,血源纯正的子女无疑是当时人们认为的实现这些目标的最可靠人选,而这种最可靠人选只能靠建立婚姻制才能得到。
小结
综上所述:婚姻制产生的主要原因是:原始社会父系时代的男人为了通过得到血源纯正的后代达到更有利于生存的目的。
虽然已经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对古人的思想行为反复进行了换位思考,但对很多事情还是感到百思不得其解,因一时无法得出明确结论只能不断地删改发表的贴子。
看来,要想准确地了解古人的思想行为只有去非洲的原始部落亲身体验一下才行。但据网上介绍,原始部落中食人的现象还时有发生,所以,即使有去的心,也没有去的胆。
简单一句话:婚姻是男人与男人的契约,是一个男人向所有的男人宣告,这个女人是我的
北京大哥您是怎么做到5秒钟里也不动声色的?您背后是北京奥运练习场吗?人好多呀
不动声色是因为天太冷把我冻僵了,哈哈。我身后不是冬奥练习场,是公园里的滑冰场。
婚姻的发展
虽然工具的使用使生存能力有了质的提高,但由于当时生存物品的获取主要是凭体力的农业生产,效率低靠天吃饭的因素很大,再加上储存生存物品的能力很低,所以,往往一场自然灾害就又使生存面临危机状态。所以在整个农业时代,一般家庭生活都是在半平安半危机的状态徘徊不前。婚姻始终在生存危机感的笼罩中,被生存需要牢牢地维系着。谁也离不开谁,男方如果离婚,给孩子找个后妈,他的血源纯正的子女是否还靠的住就不好说了。女方如果离婚,由于体力原因就会陷入生存危机。所以在农业时代婚姻一直还是稳固的。
当人类制造出了机器实现工业化后,生存能力再次有了质的提高,使人彻底摆脱了因生存物品不足造成的生存危机。由于重体力劳动能被机器取代,让女人也能走上工作岗位获得了经济上的独立,男人不再靠土地生存,摆脱了对子女的依赖。这就意味着,谁离开谁都能稳定生存。至此,由于维系婚姻的主要力量“生存需要“开始减弱或消失,婚姻开始变得脆弱了,结婚率下降,离婚率上升的现象出现了。
虽然婚姻变得脆弱了,但这是婚姻发展进步的必经之路,是婚姻升级换代的必然代价。为生存而存的婚姻和生存无忧的婚姻关系就像坚固的岩石和易碎的玉石一样,价值远不在一个档次。即使是碎玉,价值也高于完石。这个道理有点类似: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意思。只是,这里的玉碎不是生命结束而是婚姻结束。当然,这对那些无论怎样都会不离不弃生死相随为了爱不惜一切的深厚感情凝结起来的婚姻另当别论。
小结
婚姻从盛到衰发展变化的主要原因是:婚姻产生之初所具有的“维持生存“或者相对群居时代而言“更有利于生存“这一主要作用逐渐减弱造成的。
总结
婚姻从无到有,从盛到衰主要是生存需要决定的。
人除了安全,温饱这种生存需要外还有尊重,择偶,爱情,爱好,社交,实现理想等各多种需要,并且人的各种思想行为都是在这些与生俱存的有主次轻重之分程序的自然需要驱动下运行,丝毫不由人的意愿决定。对一般人来说,在这些需要中生存需要是最基本的作用力最大的首选需要。而婚姻其实并不是一种自然需要,而是为获得某种自然需要而使用的方式,或说是通过婚姻达到某种目的。
现实生活中,有时由于对某种需要的获取具有突发性,偶然性。这就导致有些婚姻的不可预测性,仓促性甚至闪速性。网上曾经有这样一个事情:一个很有爱心的未婚漂亮年青女子,因母亲突然得了重病急需一大笔钱,但家里尽了最大努力也无法凑够所需费用,该女子便在网上发出广告,哪个男人如能给凑够看病费用就和他结婚。虽说这是个特殊婚姻,但不论是特别还是普通婚姻,原理都一样都是为了获取某种自然需要而使用的一种方式。这也意味着,为了获得某一需要,如果有比婚姻更好的方式,那么婚姻自然就会被取代。
面对脆弱婚姻,对于不想要子女的人特别是一般不存在这个问题的老年人来说,为了避免因结婚容易离婚难而造成的麻烦或伤害就没有必要多此一举地用即给自己添麻烦也给民政部门添麻烦的主要是有保护未成年子女和离婚时分割财产作用的婚姻方式相伴生活。如果只是为了互相陪伴的目的,为了避免万一分手时出现一方住在另一方家里赖着不走以及财产纠纷,可采用AA制和租房或上门方交出房方保证金方式。这样做看似无情,但亲兄弟明算账,看似无情情更长。当双方没有了后顾之忧就能轻松快速地走到一起,如在一起感到情投意合难舍难分谁也离不开谁时,自然就会不离不弃白头偕老甚至有可能谱写出一个感人至深的爱情故事。如果在一起觉得不合适,也会好合好散,做不成伴侣还可能友谊地久天长做能互相帮助的朋友。
先哲有言: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也可说物质决定精神,物质条件决定人的关系。原始时代生存难保的物质条件,人与人的关系是弱肉强食,男女关系是男尊女卑。高级时代生存无忧按需分配的物质条件,人与人之间没有了物质之争就能追求精神文明敬老爱幼和谐相处,男女之间就能不被物质所困扰,只凭感情而交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