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钟 的主贴

回贴

1. 如何看待刘邦多次「推堕孝惠、鲁元车下」一事?

这事的重点……恐怕不在刘邦。

在刘邦所做诸多破事里,这件事实在不算太糟糕——我估计太史公也这么认为。

这件事的主角有两个人。一是刘邦,重点也不是他抛弃子女,而是他气急败坏、临场失措。

二是夏侯婴。


众所周知,太史公写《高祖本纪》,没给刘邦留面子。什么耍流氓、屠城、箕踞坐、骂脏话、分一杯羹、杀功臣、搞宦官,那都记录得纤毫毕现。

换言之,若有可以嘲弄刘邦的记录,太史公怎么可能放过?

但刘邦推堕鲁元和孝惠这件事,不见于《高祖本纪》。而见于《项羽本纪》和《樊酈滕灌列傳》。

秦汉时,成年人与子女的关系不像现在。乐羊攻中山不顾儿子,吴起杀妻求将,石碏大义灭亲,是可以当做美谈的。鸿门宴时樊哙所谓“大行不顾细谨”,也是这个意思。所以这件事,太史公没放在《高祖本纪》里,显然他也觉得,这事刘邦做得,没那么伤天害理。

所以记在《项羽本纪》和夏侯婴的列传里,意思很明白:前一处是形容刘邦被项羽逼得气急败坏,惶惶如丧家之犬。后一处是表扬夏侯婴。

这件事本身的有趣处:刘邦有时间推俩孩子下车,夏侯婴有时间停下车来抱俩孩子上车,而且“徐行”,说明夏侯婴持重稳当。刘邦十几次要斩夏侯婴,这个细节证明刘邦确实气急败坏,已经快失去理智了。反衬出夏侯婴多么靠谱。


太史公笔法,经常前后映衬。夏侯婴后面,还有一次“徐行”的事。刘邦被冒顿单于围困七日,终于得脱。出来时,刘邦又怂了想跑,夏侯婴还是很稳当:

所以从前后记载来寻思,这件事在太史公看来,不算刘邦的道德污点,最多算气急败坏、失去理智了。全是为了衬托夏侯婴啊。

还是那句话: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标准。秦汉时就是这样的风俗,没有今日的亲子关系。如果这件事可以被当作道德污点,以太史公的毒舌和八卦,《高祖本纪》里一定稀里哗啦写一大通了,他可是连高祖一句粗话都不放过的哟。


最后送个彩蛋。

刘邦气急败坏推孩子下车,夏侯婴救孩子,这事直接让孝惠和吕后热爱他,尊崇他:

四百年后,《三国志-关张马黄赵传》里,说黄忠与赵云是:

黄忠、赵云强挚壮猛,并作爪牙,其灌、滕之徒欤?

灌是灌婴,刘邦手下的第一骑将。滕是指滕公,即夏侯婴,救过未来的皇帝。

将赵云比作夏侯婴,也是因为他与夏侯婴一样,救了阿斗:

及先主为曹公所追於当阳长阪,弃妻子南走,云身抱弱子,即后主也,保护甘夫人,即后主母也,皆得免难。

注意刘备这里“弃妻子南走”,与刘邦推孩子下车是一回事。这件事在历史上,也没成为他的道德污点,还让大家觉得,他确实有高祖之风呢……

2. 历史上唯一没有做皇帝 历史上第一个在世时被尊为太上皇的人

刘太公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个生前没有做皇帝,但后来却被尊为太上皇的人,同时刘太公也是第一个生前被尊为太上皇的人,因为他有一个建立大汉王朝的儿子,刘邦。


刘邦早年在没有发迹的时候,游手好闲,也不怎么帮助家里干活。因此刘太公对刘邦也有说辞,说刘邦不如他的哥哥。

秦朝末年,施行暴政,秦法苛刻,天下大乱,这时刘邦也立杆而起,起兵反秦,刘邦名气是大了,但是作为他的父亲和家人却因此也遭受了着牵连。

还好的是刘邦起兵后,吕雉在家中撑起来这个家,因此吕雉也为刘邦受了过多苦,同时也因为照顾刘邦的父亲,撑起那个家,让刘邦非常感动,所以后来吕雉专权,刘邦心里虽然不认可,却也没有过多的反对。

后来楚怀王有言,先入关中者,则为关中王,刘邦和项羽也因此结拜。 。


秦朝灭亡后,项羽大封功臣,刘邦得以封为汉王。

不久后项羽杀死楚怀王,刘邦以给楚怀王报仇为由,反对项羽,用张良和韩信之计,明修栈道,暗度陈仓,取得三秦之地,拥有关中,正式进入楚汉相争时期。

因为楚汉相争,项羽为了让刘邦投降,刘太公落入楚营后,项羽要烹制刘太公,来威胁刘邦,而刘邦却说,他和刘邦曾经结拜,他的父亲也跟项羽有关系,如果烹饪了太公,还要分他一杯羹,项羽大怒。

在项伯的劝说下,项羽没有杀害刘太公,后来因为项羽战事接连失利,于是就放了刘太公,达成了鸿沟为界的协议。


然而这鸿沟协议并没有让战争结束,刘邦和项羽最终在垓下终极一战,以项羽兵败自刎而亡结束这场战争,刘邦建立大汉,登基为帝。

刘邦登基为帝,富有天下,有一次对刘太公说,之前你说我不如哥哥,没有他的家业大,现在我富有天下,现在是谁的家业大呢?此事刘太公也没有说什么,毕竟刘邦现在真的是富有天下,贵为天子。

刘邦做上皇帝后,每隔几天都会去拜见刘太公,都是家庭之礼,有一天等待候刘太公的人就对他说,自古天无二日,国无二君,您虽然贵为天子之父,但皇帝毕竟是皇帝,您始终是人臣。

于是在刘邦下一来拜见刘太公的时候,刘太公对刘邦非常恭敬,刘邦知道原因之后,就觉得必须给刘太公一个身份,不然自己虽然为天子,但刘太公毕竟刘邦之父,于是就尊刘太公为太上皇。


因此刘太公就变成历史上唯一一个没有做皇帝而被尊为太上皇的人,也是历史上第一个在生前被尊为太上皇的人。

3. 上战场戴着面具的名将

第一位:兰陵王


兰公王,姓高,名长恭,是东魏权臣高澄四子。便平步青云,封乐城县开国公,进上仪同三司,封爵兰陵王。

《北齐书》《北史》记载他:「貌柔心壮,音容兼美」;《旧唐书》记载他:「才武而面美」;《隋唐嘉话》记载他:「白类美可见,兰陵王具有一般男子所不具备的容貌,被后人誉为中国古代四大美男之一。

在那个地方割据,连年战乱的年代,作为王侯将相家的孩子,要上前线接受战争的考验。因为相貌俊美,与敌军对阵时,经常被对手轻视。


因此,兰陵王命人制作了面目狰狞的“大面”,每逢出战,就戴在脸上,由此震慑对手。兰陵王自从带上面具之后,便为北齐立下赫赫战功,特别是后来的「邙山大战」,兰陵王率领五百轻骑,突破北周十万大军重重围困。士兵们对准战而讴歌他,即后来知名的《兰陵王序阵曲》。

对兰陵王而言,最大的悲哀是生在了一个近乎变态的帝王家族。北齐自建国以来,短短二十八间,便换了六位皇帝,叔陵之间彼此折磨,兄弟之间相互杀戮,一个比一个变态,一个比一个短命。兰陵王虽谨慎行事,但依然无法改变自己功高盖主的命运。


公元573年五月的一天,后主高纬派使者徐之范看望兰陵王,礼物竟是一杯毒酒。兰陵王万念俱灰,将毒酒一饮而尽,毅然决然地离开了这个残酷的世界,时年三十三岁。兰陵王死后,北齐失去了军事支柱,四年后,被北周宇文邕所灭,高氏子孙被屠杀殆尽。

第二位:狄青


北宋一向重文轻武,除了太祖和太宗时期有一些大将才之外,其余时代,均无出色的军事之才。直到仁宗时期,才出现了一位出色的军事之才,他就是狄青,人称「面涅将军」。

狄青出身贫寒,十六岁那年,因哥哥与人斗殴,狄青代哥哥受过,被刺面发配从军。在军中,因善骑射,勇谋兼备,从一名小卒升为指挥史。狄青不光有军事才能,还是一位帅哥,《宋史》记载:“青每出入,辄聚观之,至壅路不得行。”


意思是说狄青青每次出门,都会引起围观,造成道路拥堵。狄青的遭遇和晋升帅哥卫玠十分相似,好在狄青抗压能力还不错,没有被看死,而卫玠就被活活看死了。狄青怕敌军嘲笑宋军无人,竟派奶油小生来打仗,每次作战都披头散发,戴上另人丧胆的獠牙铜面具。敌人见状,吓得三魂少了七魄。正因为如此,狄青屡立战功。

公元1040年,公元1038年,党项族首领李元昊反叛,在西北称帝,建立西夏。朝廷让狄青去对阵西夏,狄青也没让朝廷失望,在与西夏对峙中节节胜利,声震朝野。之后,狄青被破格提拔为枢密使,成为最高军事长官。

北宋一朝为了除去五代时期武人专政的弊端(宋太祖就是这样夺了后后天天下),把重文轻武作为基本国策。狄青的突然升官,刺激到了满满朝文臣,让仁宗罢免狄青。仁宗起初不管文臣们如何弹劾狄青,都不为所动,但经不住文臣们一直给狄青网罗罪名。


公元1056年,仁宗罢免狄青,出知陈州。狄青到陈州后,朝廷仍不放心,不时派人来监视。狄青想着自己戎马半生,对朝廷忠心耿耿,却换来这样一个结局,第二年,便忧郁而死,时年四十九岁。仁宗知道他去世的消息,在宫中禁苑为他哀悼,追赠中书令,赐谥“武襄”。

第三位:扈再兴


再兴是南宋抗金将领,与兰陵王和狄青分数,扈再兴戴面具不是为了威慑敌人,而为了鼓舞士气。

公元1219年,金帅完颜讹可率数万人强行攻城,扈再兴招募敢死勇士带着铁面具,与金人对峙。金人被敢死队士气震慑,弃旗甲辎重,不战而逃。此事,《宋史》中有记载:“再兴募死士著铁面具,披毡,列陈以待之。金人计无所施而去,弃旗甲辎重满野。”

扈再兴终其一生都在抗金,每战都身先士卒,奋勇杀敌,以至积劳成疾而死。扈再兴名气虽不如兰陵王和狄青,甚至连史书对他的记载也不多,但他却是三个指向面具作战的将领中,唯一善终的人。

4. 好人没好报

史上极有人情味的皇帝,却被三位亲信逼得国破家亡


无论是煌煌正史,还是野史小说,因为仁爱心泛滥导致好人遭殃的记载并不在少数,而前秦宣昭帝苻坚的遭遇可为殷鉴。苻坚正是因为动了恻隐之心,收留了三位“中山狼”,到最终却给自己带来国破家亡的下场,实在是令人唏嘘。那么,这三位忘恩负义的“中山狼”都是谁呢?

苻坚出身于前秦近支皇族,是草创之君苻洪之孙、开国之君苻健之侄,丞相、东海王苻雄的儿子。苻坚早年间做王子的时候,便是一位品学兼优、礼贤下士的谦谦君子,很是博得士大夫们的好感。暴君苻生在位期间滥杀无度,苻坚与其庶兄苻法为求自保,通过政变推翻苻生,并在群臣的拥戴下登基为帝,是为宣昭帝。


苻坚登基后,志在混一海内,于是在大谋士王猛的辅佐下,陆续灭掉前燕、前凉、代国,征服西域、仇池及鲜卑乞伏部,并南下攻取东晋的益、梁二州。而在称帝之前,苻坚还带兵征服羌族武装。就这样,苻坚在位期间建立起一个庞大的帝国,其版图“东极沧海,西并龟兹,南包襄阳,北尽沙漠”。

在如何处置降王降将的问题上,苻坚犯了致命的失误,他既不愿将他们“肉体消灭”,也不肯实施幽禁,而是宠以官爵,让他们都当上有权有势的官僚。比如前燕末主慕容暐投降后被封为新兴侯、尚书,前凉末主张天锡投降后被封为归义侯、尚书,乞伏部首领乞伏司繁投降后被封为南单于,等等。至于其他归降的文武百官,同样封爵授官不等。苻坚此举,真可谓仁至义尽。


在这些降王降将当中,有三位最受苻坚信任,然而也正是这三位潜藏异心的“中山狼”,最终联合起来让苻坚国破家亡,真可谓专门坑主子的“铁三角”。这忘恩负义的“铁三角”组合,成员有慕容垂、姚苌和慕容冲。

慕容垂是慕容暐的叔父,在前燕是一等一的名帅,因遭执政慕容评的排挤,才无奈西投前秦。苻坚素闻慕容垂威名,一旦将其纳入帐下,便对他宠遇极佳。尽管丞相王猛、秘书监朱彤一再告诫苻坚不可亲信慕容垂,但每每都被其置若罔闻。慕容垂在前秦做到冠军将军、京兆尹等要职,屡次统军作战,是苻坚最为倚赖的鲜卑族将军。


姚苌是羌族老酋长姚弋仲之子,二代酋长姚襄之弟,在兄长败死后统领羌族武装,并率众归降前秦。苻坚继位后,拜姚苌为龙骧将军,都督、梁二州诸军事。苻坚对姚苌极度信任,甚至把自己曾做过的龙骧将军一职授予他,并称“昔朕以龙骧建业,未尝轻以授人,卿其勉之!”没想到一语成谶,姚苌最终竟然真的凭借龙骧将军一职起兵,并创建后秦帝国。

慕容冲的人生则更具传奇性。他是慕容垂的侄儿、慕容暐的弟弟,虽然才学不显于世,但天生貌美,比娇滴滴的女娃都令人觉得可爱,令苻坚一见之下神魂颠倒,欣然纳为男宠。慕容冲在寝宫中与姐姐清河公主同时承欢受宠,以致长安有民谣称“一雌复一雄,双飞入紫宫。”


“铁三角”对苻坚的报复,首先起于慕容垂、姚苌二人怂恿苻坚南下攻晋,造成前秦后防的大空虚。等到淝水之战惨败后,慕容垂、姚苌二人便迅速举起反旗,一东一西夹击主公。正当苻坚为对付慕容垂、姚苌忙得焦头烂额之际,昔日的“小可爱”慕容冲也乘机在腹心给他来了“凌厉一刀”,与其兄慕容泓一起在华阴举兵,并猛攻长安。

三个“中山狼”中,以慕容冲平日受宠最多,但其对苻坚的仇恨似乎也最深,不顾部下的死伤,玩了命地攻打长安。苻坚苦撑多日,终究还是败下阵来,无奈之下听信“帝出五将久长得”的谶言,率妻女逃奔五将山(今陕西岐山县东北)避难,不久便被姚苌的部队擒获。


姚苌抓住苻坚后屡屡逼迫其交出玉玺,并让他“禅位”给自己,都遭到苻坚的拒绝。苻坚自知不能幸免,未免妻女在他死后遭受凌辱,便亲手杀掉两位公主苻宝和苻锦,并遗命张夫人自杀。

385年10月,姚苌将苻坚绞死于新平佛寺(今陕西彬县南静光寺)内,张夫人与幼子苻诜随即自杀。就这样,对慕容垂、姚苌、慕容冲三人恩重如山的苻坚,最终反遭三位“中山狼”的反噬,落得国破家亡的凄惨下场,实在令人万分唏嘘。


好在天道有常,报应不爽,这三位泯灭人伦的“中山狼”,最终也都没有落得好下场。其中慕容冲在苻坚遇害后的次年,被部将韩延、段随杀死;姚苌临死前经常梦到苻坚的鬼魂索命,最终于9年后惊吓而死,死前受尽百般痛苦;慕容垂晚年遭受参合陂惨败的折磨,亲眼见证自己好不易兴复的燕国重新走向衰落,最终羞愤吐血而亡,距苻坚遇难十一年时间。

5. “刘伶醉”与“醉刘伶”的传说

刘伶身高不到一米五,既人矮小,而且容貌极其丑陋。平常不滥与人交往,沉默寡言,对人情世事一点都不关心,只有和阮籍,嵇康很投机,遇上了便有说有笑,因此也加入了七贤的行列。关于彼此之间的结合,有一段典故与传说流传至今。

晋升“竹林七贤”之一的刘伶,字伯伦,本系安徽省宿县人士,因他不满朝廷的专权横暴,便千里迢迢到了北方的遂城(今河北省徐水县),据《徐水县碑志》记载,刘伶当年常“借杯中之醇醪,浇胸之块垒”,并乘兴作诗。他在《酒德颂》中定位:“捧瓮承槽,衔杯漱醪,饮此美酒,无思无虑,其乐陶陶。兀然而醉。传说刘伶饮酒后,完全沉醉于美酒之中,竟大醉三载,后卒于遂城。”遗冢至今尚在,是河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后人为刘伶修建了一座“酒德亭”。

一日醉酒刘伶在屋子里面光着身子纵情饮酒,有人进屋找他,见来人讥讽他,他就傲然地章节:天地是我屋,门是我裤子,没事为何钻我裤裆里来?

6. 我只爱做我

霜淇淋快要溶化的时候 
这个男生一定是话太多
黏黏的感觉 
滴在我的手 
该不该用我的舌头
这样太难看也失去温柔 
但是我又不喜欢太做作 
黏黏的感觉
越来越难受 
谈恋爱 我都不像我 
开始祈祷淑女的梦
印象分数 别扣太多 
真的还不如 陪我朋友
在她房间彼此当枕头 
可是偶而又爱做梦
偶像剧又看的太多 
我们不是曾说过 
谁恋爱的时候
千万别变成小狗狗 
就是要 发呆很少 懂得很多
难过很短 快乐很久 
这宇宙 一定有一个人 
属于我 在不久以后 
我不怕 穿的太丑 没人理我 
因为你会在我左右
虽然说美丽选择那么多 
我只爱做我
一下午可以只等他经过
不喜欢 一秒中也嫌太拖 
一张扑克牌 
说了那么多是完美 
好像又寂寞
开始祈祷淑女的梦
印象分数 别扣太多 
真的还不如 陪我朋友
在她房间彼此当枕头 
可是偶而又爱做梦
偶像剧又看的太多 
我们不是曾说过 
谁恋爱的时候
千万别变成小狗狗 
就是要 发呆很少 懂得很多
难过很短 快乐很久 
这宇宙 一定有一个人 
属于我 在不久以后 
我不怕 穿的太丑 没人理我 
因为你会在我左右
虽然说美丽选择那么多 
我只爱做我
我不怕 穿的太丑 没人理我 
因为你会在我左右
虽然说美丽选择那么多 
我只爱做我
虽然说美丽选择那么多 
我只爱做我

7. 《云中受》

鹿塞鸿旗驻,龙庭翠辇回。

毡帷望风举,穹庐向日开。

呼韩顿颡至,屠耆接踵来。

索辫擎膻肉,韦鞲献酒杯。

如何汉天子,空上单于台。

8. 贾坚射牛

贾坚祖父、父亲皆为晋臣。他少年时重视气节,曾为后赵的殿中督,能臂开三石之弓,后来不齿冉闵的作为而还乡,坐拥部曲数千家。慕容评曾遣人去勃海招降,但当任章武太守的贾坚始终不降,直到东晋永和六年(350年)九月在战场上被慕容评俘虏才投降。

慕容儁、慕容恪都欣赏降将贾坚的才能。有一次,慕容恪命令贾坚射一头距离百步之外的牛来测试他的弓术。当时已六十多岁的贾坚说年轻时射不中,老时就可射中。慕容恪听了大笑,贾坚便射两箭,一箭擦背而过,一箭贴肚而过。慕容恪问还能射中吗?贾坚回答说射箭所重视的在于以不中为奇,要射中有何难?就一发射中牛。观众都很佩服,这正是成语“附肤落毛”的由来。

9. 《枕中记》辛丑年

辛丑多忧患,疾病常为祟。春夏雨均匀,秋冬鱼晒背。
菽麻稻粱好,六畜多损退。人民渐生息,蚕桑加一倍。

10. 《隋诗一首》

红颜讵几,玉貌须臾。一朝花落,
白发难除。明年后岁,谁有谁无。

11. 《鸿鹄歌》

鸿鹄高飞,一举千里。
羽翮已就,横绝四海。
横绝四海,当可奈何?
虽有矰缴,尚安所施?

12. 寂寞的门

世人都道朱门深 几人看出我心真
一抹斜阳暗销 魂 七道重门锁青春

世人都道姻缘美 几人看出我心碎
过眼繁华梦一回 七道重门向黄昏

谁为我敲开这寂寞的门
谁为我点上这不熄的灯

让两心能缠绵 誓言都无悔
我切切盼望这一天

谁为我敲开这寂寞的门
谁为我点上这不熄的灯

让两心常依偎 千里共婵娟
我日夜思念这一天

谁为我敲开这寂寞的门
谁为我点上这不熄的灯

让两心能缠绵 誓言都无悔
我切切盼望这一天

谁为我敲开这寂寞的门
谁为我点上这不熄的灯

让两心常依偎 千里共婵娟
我日夜思念这一天

让两心常依偎 千里共婵娟
我日夜思念这一天

13. 聪明人,不合群。

庄子说:“夫虚静恬淡寂寞无为者,万物之本也。”


人生的最高境界,是独处。


人这一生,不需要太多朋友,学会独处,才是最重要的修行。


01
圈子不同,不必强融


三国时,魏国的管宁和华歆是同窗好友,但性格却不同:


管宁对富贵荣华看得很淡泊,一心钻研学问;


华歆却羡慕权势,不愿读书。


有一次,一个大官坐着车子路过,车子装饰十分豪华,管宁照旧读书,而华歆赶紧丢下书本出去看,回来后对管宁夸个不停。


正全神贯注看书的管宁却越听越反感,他一把拔出身上的刀,把两人同坐的席子割成两半,使两人分开坐,表示从此同华歆断绝朋友关系。


《论语》:道不同不相为谋,志不同不相为友。


圈子不同,那便没有必要相融。


不需要的酒局就不要去了,不必参加的聚会也停了吧。


格格不入,非要参与,只能彼此尴尬。


更何况一个人的圈子质量到底如何,不是因为他到底参与了多少应酬,归根结底,是他自身有多少能力。


《围炉夜话》里讲:滥交朋友,不如读书。


一个人在不断的读书中,才能不断精进。


属于自己的实力,远远比熟人之间的“关系”靠谱的多。


你若盛开,蝴蝶自来,最好的人脉,不是别人,正是你自己。


与其沉迷社交,幻想别人拉自己一把,不如学会靠自己的力量站起来。


02
不盲目从众,活出自我


有个寓言故事:


一对夫妻和一头驴。


丈夫牵着驴,妻子骑着驴。


路人指指点点,这女人太不像话了,居然让男人给他牵驴。


妻子听了不好意思,于是和丈夫换了位置。


结果没走几步,又有人说:你看,这男的真不像话,让自己老婆牵驴,大男子主义。


这下丈夫又脸红了,他们决定夫妻一起骑驴。


两人骑着驴,又没走几步路,


路人指指点点的更加厉害了:像什么样子?两个人骑这一头小毛驴,这分明是虐待动物。


夫妻俩这下彻底不知所措了,这也不行,那也不对,干脆,都不骑了。


两人一起牵着驴走路。可结果呢?


他们夫妻二人还是被路人指指点点:这两个人真傻,明明有一头驴子,可谁也不骑,那你们养这牲口,干嘛用呢?


世界就是这样,无论做什么都会有人说三道四,指手画脚。


你做的再对,也有人说你不对。
你做的再好,也有人说你不好。


天底下,没有不被评说的事,也没有不被议论的人。


众口难调,何必活在别人的嘴里?


人心各异,何必按照别人的心意去活?


《乌合之众》里有这样一句话:“群体中的个人,不过是众多沙粒的一颗,可以被风吹到无论什么地方。”


不合群,不是性格孤僻,而是灵魂上的独立。


他们在来来往往的人潮中,保持着一份清醒,他们不盲目从众,听取自己内心的声音,遵从内心的选择。


杨绛先生一辈子不合群。


她和钱钟书两个人绝少应酬,躲在书斋里读书自娱,写书自乐。


她翻译的《堂吉诃德》发行百万册,是迄今为止最好的翻译版本,102岁还出版了250万字的《杨绛文集》。


世人都尊她一声“先生”。


她说:我们曾如此期盼外界的认可,到最后才知道,世界是自己的,与他人毫无关系。


独处,是一个人最好的修行。


人生曼妙的风景,不是外人的肯定,而是内心的淡定与从容。

14. 刘备与张裕

据三国志蜀书第四十二卷周群传里有云: 先主无须 (先主指刘备) ,都说西晋的陈寿是个惜字如金的人,就和胞弟讨论了一下,会不会刘备有剃须的习惯?不大可能,当时并不像现在的时代流行无须,也就只有一种类型的人才会剃掉,那就是阉人,在古代阉人在一群富有雄风之人面前肯定被看人低,所以刘备不可能会将其剃掉,而成为别人口中话柄丢了形象,还是刘备须少?如果须少陈寿可以写成“先主少须”而不是“先主无须”,在文言文里无即是没的意思,影视圈也太不不专业了,既然个个演刘备的都带有胡须,好吧下面小钟就给大家带来一则有关刘备互嘲胡须的小故事吧:


原文

初,先主与刘璋会涪,时裕为璋从事,侍坐,其人饶须,先主嘲之曰:“昔吾居涿县,特多毛姓,东西南北皆诸毛也,涿令称曰‘诸毛绕涿居乎’!”裕即答曰:“昔有作上党潞长,迁为涿令者,去官还家,时人与书,欲署潞则失涿,欲署涿则失潞,乃署曰:‘潞涿君’。先主无须,故裕以此及之。先主常衔莫不逊,加忿其漏言,乃显裕谏争汉中不验,下狱,将诛之。诸葛亮表请其罪,先主答曰:“劳兰生门,不得不锄。”裕遂弃市。后魏氏之立,先主之薨,皆如裕所刻。又晓相术,每举镜视面,自知刑死,未常不扑之于地也。

白话

刘备初入蜀时,与刘璋相会于涪。张裕当时是刘璋的从事,侍从在旁。这位张裕的胡子长得特別茂盛,看到张裕一脸的胡子,刘备不知道是不是觉得上天不公平,便开始嘲笑张裕说:「我从前住在涿县,那里特多姓毛的人家,东西南北都有,涿县的县令称之为『诸毛绕涿居乎!』」言下之意是把张裕比作了多毛的猪。但这张裕也不是好欺侮的,当即反唇相讥:从前有个上党地区潞县的长官,迁官去做涿县令,后又去官还乡,有人要给他写信,称呼他的官銜,「欲署潞則失涿,欲署涿則失潞,乃署曰『潞涿君』」。「潞涿」与「露啄」同音,意思就是嘲笑刘备光着下巴没有胡子。刘备被他揭了痛疮疤,当时肯定很下不了台,但他不会脸上青一阵紫一阵如你我一般,因为他是「喜怒不形于色」的。后来,刘璋被逐,张裕就成了刘备部下。刘备就找了个借口将张裕下了大牢要杀他,连诸葛亮亲自来求情也不行,刘备说了句“芳兰生门,不得不鉏”。最后这张裕竟至被杀弃市——尸体还要被展览示众,可见刘备恨其入骨。这是有关胡子的自卑心理在作祟。


【芳兰生门,不得不锄】此谚语原指香草长于门户之中,有碍出入,迫而锄之。后喻人纵有才能,若其举止逾越常规,有碍他人,亦不被赦免,而遭清除,常用此语。


人物剖析
1.张裕身世:据史书记载,张裕是蜀郡人,而且在刘璋时期就官至别驾从事,在益州可谓地位深重,可见他是蜀郡世界大族出身,所以他与时任益州广汉太守的张肃、别驾从事的张松应该属于同族。张裕按辈分算,应该是张肃、张松的族兄弟。
2.张裕才干:从史书记载看,张裕天赋过人,擅长观星象,看面相,预测吉凶,在益州无人能及,即使是同辈著名星象家、预言家周群都犹有不及。
3.张裕名望:仔细观察张裕的事迹,可以看出他在蜀中士人中间有着很大的名望。他生性抗直,很得忠贞之士的欣赏,所以当刘备要杀他时,蜀汉第一重臣诸葛亮会赶忙上表救他。
4.张裕与刘备:从张裕的生平看,张裕似乎与刘备是天生的冤家对头,屡次讥讽刘备,无怪乎天生如刘备那般能忍人所不能忍的帝王都止不住自己的杀意,可以说,这是张裕此生最大的不幸。

不知各位对先主无须都有些什么样的看法?

15. 最有故事的一代名将:竟有32个成语与他有关

韩信是汉初名将,为西汉的开国立下了汗马功劳。他率军出陈仓、定三秦、擒魏、破代、灭赵、降燕、伐齐,直至垓下全歼楚军,无一败绩。被后人奉为“兵仙”、“战神”。

韩信出身低微,靠着自己卓越的军事才能,将王、侯、将、相全部担任了一遍。由于他的经历极富传奇色彩,因此与之有关的成语及典故也非常多。这些成语,既反映了韩信的军事思想,也展现了他历尽了磨难、屈辱、冷落、辉煌、失意和悲惨的一生。


1.胯下之辱

韩信落魄时,一个同乡人欺负他,让他从自己的裤裆下钻过去,韩信果真从那个人裤裆下钻过去。指极大的侮辱。

2.一饭千金

韩信落魄时曾对施舍给他的老妇说以后定当后报,韩信衣锦还乡时并赏赐她千金比喻厚厚地报答对自己有恩的人。

3.解衣推食

韩信说刘邦把穿着的衣服脱下给自己穿,把正在吃的食物让自己吃,形容对人热情关怀。

4.战无不胜

刘邦建立汉朝后对韩信的评价,指的是打仗没有不取得胜利的。形容力量十分强大,百战百胜。


5.国士无双

萧何在向刘邦推荐韩信是说他是国士无双。指一国独一无二的人才。

6.十面埋伏

韩信设伏兵于十面以围歼项羽。指周围布置了重重埋伏。

7.背水一战

在韩信攻打赵国的时候,他采取背水一战的计谋,赢得了战争胜利比喻在艰难情况下跟敌人决一死战。

8.拔旗易帜

韩信北上灭赵的一个计谋,拔掉别人的旗子,换上自己的旗子。比喻取而代之。

9.置之死地而后生

韩信北上灭赵的一个计谋,原指作战把军队布置在无法退却、只有战死的境地,士兵就会奋勇前进,杀敌取胜。后比喻事先断绝退路,就能下决心,取得成功。


10.明修栈道,暗渡陈仓

韩信为了东进中原,采取麻痹敌人的办法,让士兵去修理栈道,而却领大军从陈仓出来,占领了关中。在军事上的含义是:从正面迷惑敌人,用来掩盖自己的攻击路线,而从侧翼进行突然袭击。这是声东击西、出奇制胜的谋略。

11.兵仙神帅

比喻韩信出神入化的用兵艺术。

12.居常鞅鞅

刘邦建立汉朝后,夺去了韩信的兵权,而韩信从此称病不朝,闷闷不乐。也指的是因不平或不满而常常郁郁不乐。

13.功高震主

指的是韩信功劳太大,使君主地位受到威胁而心有疑虑。

14.金石之交

武涉曾经劝说韩信自立,说道:你和汉王刘邦的关系这么好,但是最终还是被他所擒的。指的是如同金石般坚不可摧的交谊。

15.独当一面

张良和刘邦的一次谈话中,张良对韩信的评价。指的是单独负责一个方面的工作。


16.略不世出

指的韩信的功劳很大,天底下没有人可以与他比的,后用于夸奖人等。

17.不赏之功

说的是韩信在战争中功劳,后形容功劳极大。

18.匹夫之勇

指不用智谋,单凭个人勇气行事的行为。

19.妇人之仁

韩信在和刘邦的一次说话中,评价项羽,说项羽是妇人之仁,指的是妇女的软心肠。旧指处事姑息优柔,不识大体。

20.推陈出新

当年韩信刚投奔刘邦时,刘邦让他管理粮仓,韩信提出了“推陈出新”的管理理念,即把粮仓开设前后两个门,把新粮从前门运送进去,把旧粮从后门运出来,这样可以防止粮食在蜀中炎热潮湿的环境下腐败变质。从而使蜀中粮仓不再有变质浪费的现象。指的是去掉旧事物的糟粕,取其精华,并使它向新的方向发展


21.勋冠三杰

三杰指的是萧何、张良和韩信。意思是说,三杰之中,韩信的功劳最大。

22.伐功矜能

司马迁对韩信的评价,指吹嘘自己的功劳和才能。形容居高自大,恃才傲物。

23.伪游云梦

指刘邦伪游云梦,诈捕韩信事。

24.乘人之车者载人之患,衣人之衣者怀人之忧,食人之食者死人之事

韩信当年说的一句话,指的是坐人家车子的,要与人家共患难;穿人家衣服的,要替人家的事担忧;靠人家养活的,要为人家的事拼命。

25.愚者千虑,必有一得;智者千虑,必有一失

李左车在和韩信谈话中,李左车提出的这个观点。指的是聪明的人在上千次考虑中,总会有一次失误;愚蠢的人在上千次考虑中,总会有一次收获。


26.人心难测

韩信北上灭赵的时候,说张耳与陈余两人为刎颈之交,后两人翻脸。人的内心难以探测,喻指人的心思难以揣测,多用于贬义。亦做“人心莫测”。

27.肝胆照人

比喻真心诚意,也比喻以真心相见。语出《史记o淮阴侯列传》:“臣愿披腹心,输肝胆,效愚计,恐足下不能用也。”

28.钟室之祸

楚汉相争,韩信屡建奇功。刘邦称帝后,封信为淮阴侯。因遭吕后忌,被斩于长乐宫悬钟之室。

29.成也萧何,败也萧何

成事由于萧何,败事也由于萧何。比喻事情的成功和失败都是由这一个人造成的。


30.问路斩樵

楚汉相争的时候,韩信协助汉王刘邦同楚兵作战。韩信为出奇谋袭楚,绕道而行。然而道路方向未明,遂下马问樵夫路向,韩信听后,把樵夫斩杀,部将问为什么,韩信称恐樵夫泄露他们的行踪。

31.传檄而定

发一纸檄文就可以征服,谓己方具有十分明显的优势,可以轻易战胜对手。语出《史记·淮阴侯列传》:“今大王举而东,三秦可传檄而定也。”

32.多多益善

刘邦和韩信有一次对话,刘邦问韩信“你能带多少兵”韩信回答说“多多益善”形容一样东西或人等越多越好。 又有韩信将兵多多益善之意。

16. 最后的心声

最近手机无法正常进入速配网,要是以前我会想尽一切方法定把这问题给解决,现在开始觉得无所谓了,进不了就进不了吧,不知什么时候开始已经有想慢慢淡出这浩瀚的社交平台的想法了,都说速配是个不错的平台,可对于我来说又有什么意义呢?时至今日依然还是单身,想说分享历史找到知己互相交流也不错,却时常无故被删了贴子,好在我也不算一点收获也没,至少也认识了好几位朋友。

不知不觉在各种社交网已经有七八个年头,前前后后加的微信少说也有超过一百,通过交流揭穿了不少想行骗的骗子,真心的真的很少很少,社交网已不再是纯粹的交友那般,早已被一群四海之内的骗子给霸占,最近这段时间里遇过了很多不开心的事情,有一次还差点失去了生命,2019是我人生最倒霉的一年,各种遇见逐渐令我感到心灰,也许这是我最后一次在速配写的贴子了,望各位能获得幸福,再见了各位兄弟姐妹们。

17. 《桃花庵》

桃花坞里桃花庵,桃花庵下桃花仙。

桃花仙人种桃树,又摘桃花换酒钱。

酒醒只在花前坐,酒醉还来花下眠。

半醉半醒日复日,花落花开年复年。

但愿老死花酒间,不愿鞠躬车马前。

车尘马足富者趣,酒盏花枝贫者缘。

若将富贵比贫贱,一在平地一在天。

若将贫贱比车马,他得驱驰我得闲。

别人笑我太疯癫,我笑他人看不穿。

不见五陵豪杰墓,无花无酒锄作田。

18. 程昱的第十三世孙

“半路杀出个程咬金”

“程咬金三板斧”

这是国人经常挂在嘴边的俗语,喜欢隋唐评书的人,大概都能说出几个程咬金的故事,比如劫皇纲、三斧定瓦岗、探地穴做混世魔王等等。

程咬金并非虚构,而是实有其人,原名咬金,后改名为知节(589年-665年2月26日),济州东阿(今山东东平西南)人。他善使马槊(不是评书里的大斧),唐朝开国大将,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隋朝末年,程咬金入瓦岗军、投王世充,后降唐,随李世民破宋金刚、擒窦建德、降王世充,以功封宿国公。参与玄武门之变,历任泸州都督、左领军大将军,死后陪葬昭陵。




程咬金墓

2016年1月,笔者实地寻访了程咬金墓。正如史料记载,他的墓确实在昭陵陵区之内。但今时今日,只剩下一抷黄土,墓前曾有墓碑,随着岁月的流逝,只剩半块残碑。1986年,程咬金墓做了考古发掘,出土的程咬金墓志和墓前的程咬金全部被昭陵博物馆收藏,原址除土冢外,再无一物,只是在昭陵的陵区内,路边立了一块程咬金的碑刻,却是采用评书上手提大斧(他手里的兵器应为马槊)的程咬金。




随后笔者到了昭陵博物馆,看到程知节(程咬金)碑和程知节墓志。程咬金死后落寂,让人想起唐伯虎的诗——不见五陵豪杰墓,无花无酒锄作田。

笔者查询有关唐人墓志资料,发现程咬金的祖先大有来头,竟然是汉末三国时曹魏著名谋士的后代,确切的说,是程昱的十三世孙。

民国年间,河南省洛阳市邙山出土了一块墓志,经研究发现是程咬金之孙程伯献的墓志。这块墓志现被收藏在洛阳古代艺术馆,墓志高88厘米,广89厘米,厚16.50厘米。楷书,38行,满行38字,界格为2.40厘米。首行题:“唐故镇军大将、行右卫大将军、赠户部尚书、广平公墓志铭并序”。

程伯献何许人也?


程伯献墓志

查《旧唐书》,发现有他的传记。程伯献生活在唐高宗李治到唐玄宗李隆基时期,开元二十六年五月十二日去世,唐玄宗十分惋惜,追赠其为户部尚书,重金厚葬。墓志则反映了更多、更准确的信息:



“公姓程氏,讳伯献,字尚贤,东郡东阿人。曾祖玉,隋济州大都督、赠瀛洲刺史。祖知节,皇朝镇军大将军、右武卫大将军、益州大都督,卢国公,食实封七百户,兼图画陵烟阁,谥曰襄;父处弼,右金吾将军、汴州刺史,广平公”。

据墓志可知,程伯献的父亲叫程处弼,祖父是程咬金。墓志还说程伯献是程昱的十五世孙,推算便知,程咬金自然是程昱的十三世孙。


程咬金家世

程昱是兖州东郡东阿(今山东东阿)人,是曹操的重要谋士,80岁过世,曹丕痛哭流涕。从这时开始,东阿程氏家族,由东汉的地方土豪,升级为出将入相的世家大族,到隋唐出现程咬金这样的开国名将,也就顺理成章了。

19. 历史上刘备到底是不是假仁义?

刘备向来以仁义著称,但是后人对于刘备展现出来的仁义也有很多怀疑,有说他是假仁义的,也有说他真正的目的根本不是为了汉室,难道刘备是伪君子么?其实站在刘备的位子上看问题,你很难找准一个平衡点,因为你总觉得他不论做什么事都是带有目的性的,所以一切都可以被人揣测解读,如果你觉得他太假那自然就会给他扣上伪君子的帽子。但是刘备也有他自己的优点,而且如果他真的是假仁义的话为什么身边的人还愿意继续为他卖命致死呢?


其实刘备的能力和作用一直也是被人们小看,因为在演义当中,蜀国最亮眼的是诸葛亮,还有五虎将等人。刘备好像除了把这些人聚集到一起,也没做过什么事情。其实在演义当中有很多事情都是假的,刘备的实际功劳远在蜀国其他人之上。刘备早年能放下自己的身段到处招兵买马,甚至是把自己属下的性命看做是和自己一样,对于刘备这种白手起家没什么背景的人来说,能够拉拢人心是一件非常不同意的事情。在门阀制度的背景下,没人会相信一个从底层出身的人。


刘备的仁义体现在两方面,一个是爱民、一个是爱才。刘备携民渡江就是怕他们遭到曹操的屠城,所以不惜自己有可能被抓的风险也要带上百姓一起走。可能有人会说这是因为刘备想要俘获人心,但当时的情况刘备带着这么多人逃跑自己能活下来就已经是奇迹了,如果人都没了那这人心还有什么用呢?所以如果过分解读刘备的动机是非常不公平的一件事。而且在很多人的眼里,刘备口碑是相当不错的,这样一路都是再装那未免也太厉害了吧。


而且刘备对于兄弟之情也看的非常重要,关羽死后,刘备不听劝阻执意要为关羽报仇。但当时如果全力伐吴那就是再给曹操机会,刘备这有点像是要跟孙权同归于尽的感觉,吴蜀相争是曹魏最愿意看到的局面。所以刘备一直是把关羽当做自己的亲兄弟的,如果说刘备是为了荆州的话,他完全可以再和孙权联盟抗曹然后暗地拿下荆州故技重施,而且还保险一些。用曹魏制约东吴,孙权也没办法,三国相互制约才是能鼎立下去的条件。


所以说刘备如果是假仁义、伪君子可能还真有点冤枉他了。再怎么虚伪也不可能说自己死后,可以让大臣代替自己儿子皇帝的位置吧。刘备一生都把自己当做汉室成员,只是无奈天下大局没有向他这边倾斜。

20. 伶仃

並沒有想等的口訊 叫孤獨
有節目 差點開心到哭
讓我屈服 有什麼都覺得心足
只恐拒絕 便折福
寂寞也許都只因我 太揀擇
過路人 怎可能誘惑
滿腦空白 怨地呼天也講資格
想因某人 哭濕過手帕
我問良心 為免孤獨誰都合襯
偶爾更寂寞都不要緊
再別疑心 閉起這雙眼才能親一個吻
然後多麼渴望原來某君 極深得我心
只怕難捱的 是我 什麼手也拖
將更難過 這點我最清楚
伶仃得我這一個 或這種好過 做情侶
然後我自己卻未愛過
瞞著良心 為免孤獨誰都合襯
偶爾更寂寞都不要緊
無謂疑心 閉起這雙眼才能親一個吻
然後多麼渴望原來某君 極深得我心
只怕難捱的 是我 什麼手也拖
將更難過 這點我最清楚
伶仃得我這一個 或這種好過 做情侶
然後我自己卻未愛過
然後大家互相對坐 都不敢對望
然後發現他也未愛過

下一页>> 共156条 共8页

速配论坛

我的速配网

返回首页